中文
昨日头条新闻的热点资讯:进境包裹标注“衣服”,实则为活体昆虫!青岛海关查获超7000只黑腹果蝇。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作为进出口收发货人应该如何防范该类涉及环境、安全等卫生事项,及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符合海关AEO要求,也切实与海关共同防范风险。
【海关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将企业认定为高级认证企业、常规企业和失信企业”(取消“一般认证层级”)】,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对一般认证企业是【不舍的】,对此【希望】和【建议】保留一般认证,但大的方向,基本已是确定,而调整成后的3个信用等级,其中:高级认证企业和失信企业保持不变,“常规企业”对应现有的“一般信用企业”,目前对于一般认证企业的具体过渡方案尚未公布。
新春伊始,在各家企业关务部门历经春节之际的繁忙之后,对于企业的合规和内控提升,有被提上新的日程。 3月份,将又迎来新的一年的企业AEO认证准备大潮,各新老客户也纷纷联络一诺咨询,邀约开展培训和咨询辅导工作。 对此,一诺咨询在秉持着为客户提供线下优质专项咨询辅导的基础之上,将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为大家传播资讯和服务经验。 在这里也发几则一诺咨询在AEO认证辅导上的资讯:
2020年新春伊始,一家线路板制造企业的出口运费漏报案件尘埃落定,罚了,虽然已从轻处罚,但结果还是比较惨痛! 3月20日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海关官网上也已公示,被认定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47.9万元。 结论是定性违规案件,由于该企业是海关一般认证企业,按照《信用管理办法》和《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规定,当罚款金额超过10万时,信用等级将予以下调,5月份查看公司的信用等级已然调整到了“一般信用”,这样的后果,对大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本文将从企业的普遍现状描述、案件分析、法理的研读、申报合规建议等角度来阐述这一常见申报违规问题,以供参考!
保税物料外发加工需要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这个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关务人员的共识,但现实中,因为“外发加工”而被海关查发和科处罚金的案例却依然不断出现。 本案为海关官网公示的违规行政处罚案件,系苏州某企业将保税零部件分别外发至苏州和上海的企业进行装配成设备单元部件,因未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被认定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科处罚款人民币5.6万元。 对此,结合我们在日常业务服务过程中发现企业外发加工的常见问题基础上,分析保税物料外发加工常见的误区、及海关违规行为及后果,并提出部分合规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货物都已经出口离港了,申请改单是否可以? 出口申报单据上做的美金?如何证明是自己做错了? 如果我不去改单,就这样,会有多大的风险? 如果不去改单处理,涉及60万美金的收汇金额差,在外汇核销总量监察的形式下,是否可以?如果让总部支付这笔差额呢? 该部分60万美金,如果不收汇,公司对于出口涉税方面怎么处理呢? 通关部门不同意改单,我向海关主动披露申请改单是否可以? ......
说到结余库存的货值计算要按CIF价计算,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大家是否又考虑到?那就是,在税务核算退税时,其中对应的保税的分配率(计划/实际),有该以什么价格来核算呢?现实中,企业是怎样做的?是否合理或合规?大家可以接着了解和思考。
“同集团保税料件可直接流转,深圳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改革创新再突破”
货物已经到厂了,检查发现错误,我要不要收货? 现在发现错了,我向海关申请改单可以吗? 如果我不去改单,就这样,会有多大的风险? 通关部门不同意改单,我向海关主动披露申请补充申报是否可以? 我不处理,供应商要我付款,我怎么付? 如果我将这些货物再申报其他进出口免费退回去呢? 这些货物收了,我找贸易公司想方式弄出去,再正式申报进来呢?
如何合理的处理? 1.新手对于工艺损耗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实例中,是因为对明显的非工艺损耗搞错了;而更多的情况是工艺损耗复杂,涉及到注塑、化工、机加工、裁切等特殊行业涉及到边角料的、涉及到回料的工艺损耗计算,那才是更大的业务盲区! 2.备案单耗时,特别是单耗申报时,一定要注意多看看,必要的时候,老法师还是要把把关; 3.发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只要企业前期没有故意行为,那么总有解决方式,不管是不涉税还是涉税,当前的主动披露政策(2019年161号公告)和今年的执行,对企业总体还是有利的。 4.碰到本例中的情况,也别着急,事情一步步来。当然本例中,小王积极的补了4万的税,也只能说为国家多做了一笔贡献,其实可以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