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在对企业审计时,经常发现企业“贸易国”申报有误,企业关务人员常说:“贸易国申报错了,不重要吧!”所以也就不会去留意,诚然,贸易国不属于涉税要素,申报对错对企业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毕竟属于“统计要素”,有规范申报规定,企业还是优先遵循的。
关于2026年AEO复审,对应的“进出口活动审计”、“AEO体系审计”应该放在什么时点合适的问题?对此,结合去年和今年服务客户对应海关实际认证老师的建议来说说
近期去企业和几个公司税务沟通后,想着还是基于对海关申报规则的了解,以及海关相关官方订阅号的发文内容,结合实际企业遇到的情形、及出口退税的基本原理和实操模式,调整下发出来。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沟通!也欢迎大家去“较真式的探讨”,这样最后的规则,才能更落地、更让人信服。
审计纪实篇,继续说成交方式与出口退税前段时间,在对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实施进出口活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如下情形:企业先出货到保税港区,调阅出口报关单,发现多数成交方式申报为FOB,但我们验证单据发现,实际该相关货物都是最终出境,出口到东南亚、南美等国家...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Leo说AEO,以Q&A的形式来讨论,继续将提问项顺序号编写下去...本期,讲讲运输工具驾驶员培训。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便利企业获取保管期限内的报关单证及数据,海关总署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在北京、满洲里、福州、厦门、青岛、长沙、广州、黄埔、海口、南宁海关开展报关单证及数据自助查询打印试点。
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到底专用账册的落实状况,企业实际执行状况如何呢? 对此,我们接着再续写一下,从企业界关务视角继续看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