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反制加征50%关税,欧盟对美反制部分加征25%关税,美国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暂停征收,而企业在考虑啥?
原创
相信今夜多数国人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彻夜难眠!这诠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吧。
01 | 从4月8日面对特朗普威胁再加征50%关税时,外交部发言人的一句“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到大国领导人谈及中国是汪洋大海、风浪难免但不会掀翻大海。
到昨天晚上19点左右税委会的第5号公告正式宣布反制加征关税税率50%,总体提高到84%,说到做到,可以说是自抗美援朝以来,看到“最提气的一份公告”,用实际行动来印证“奉陪到底”与“挺起胸膛不折腰”的精神。
02 | 昨天晚上21时左右,看到人民日报发文“欧盟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更是让大家看了激动不已,在面对特朗普政府4月3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前面看到的新闻,除了大国立即作出对等反制措施外,其他多数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越南、柬埔寨、日本、韩国等),多数就直接跪了,表示不反制,甚至将本国从美国进口的货物关税全部降低至0,以结美国之欢心。4月8号的新闻消息也是“欧盟委员会主席称欧洲“已准备好与美国谈判”之类。似乎都选择了妥协。
而晚上的新闻,看到欧盟反制,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虽然涉及部分商品,虽然只有210亿欧元,虽然分步实施,且留有谈判的缓冲空间。但多少说明有国家跟上说“不”。
03 | 刚看到更新的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暂停(消息真假未知),美股也是瞬间直线拉伸,这一点没想到,这一招,又是老美组合拳的一部分。中美之间硬刚,欧盟跟进步伐,稍微出力皆得利。这点,应该在大国的预判之中,那么,接下来看大国如何再见招拆招了。
04 | 4月10日12时,中国加征关税即将实施,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执行事项的公告)出台,对“在途货物“的界定与申报措施、对保税业务的管理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特别是加工贸易成品不得流转,堵住深加工结转/流向区内再出区等避税可能性),具体可以参见:【研读 】细则出台|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执行事项的公告)
昨天一天走访了外地3家企业,一路上也不免时刻关注着新闻动态,想着目前企业的现状与担忧,也是颇有感慨。
与企业沟通中美关税战的影响,企业的态度表现各异,但总体大家都还是沉着的,虽然预期暗淡,但都没有到慌了神的地步。国之大策背景下,企业也还是在理解的基调下,寻找着替代措施和出路。
>> 目前看到企业局部状况和考虑点:1、企业出口美国的比重在15-30%的,目前确实感到忧心忡忡,多数也无实质有力对策,观望为主;2、国家大政策之下,企业只能坦然接受,都在积极面对;3、出口美国的订单,部分正常在订舱出货,部分企业暂缓出货;对于FOB交易方式的,对方只要正常下单出货,依旧正常发运。4、企业短期尚无法从国内市场或其他事项消化产能,短期部分面临裁员减产可能难免;5、地方政府、银行也在积极调研企业的影响程度;6、部分企业也在呼吁政府引导“输美产品转内销”的实质措施(如消费补贴等);7、对于从美国进口商品,成品部分出口境外的,关心“本次反制加征关税实际到底在不在保税加工进口环节予以保税”(晚间海关总署58号公告已明确,可以保税,但有特定措施),部分企业拟启动“加工贸易业务”,借此来消减部分中国对原产美国货物进口的加征关税;8、对于输美产品,一方面积极研究美国“对等关税”不受约束的产品范围(如: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等),寻找空间;另一方面,积极查看部分美国原产成分,及是否符合美国非优惠产地证规则;再者,部分境外设立工厂的,也在积极审视美国“对等关税税率”,如马来西亚相对较低。(看最新的消息,对药品也不再豁免了)9、部分在越南、泰国设厂企业影响较大,该地区设厂的基本50%以上产品出口美国市场。10、最新新闻提及美国暂缓对部分国家90天征税,如果是真,那么,当前对出海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区的企业带来一些转机。
写在最后:1、作为企业,一方面响应和遵循国家政策,一方面等待进一步的明朗(脱钩还是双方缓和),同时也应在当前的条件下积极寻找消减风险的方式。2、昨夜突发奇想:1)是否部分特定输美产品出口企业(包括美国豁免内的),行业协会分析短期美国找不到替代品的行业,可以“主动减产+抬高售价+暂缓出货“ 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销量减少、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影响。毕竟价格抬高50%,相对104%的加征关税也已经麻木了,你要加征就加征,我销量减少,但每出一单,利润翻5-10倍,短期看谁熬得住。2)同时为减少因为美国订单减少带来的生产运营和就业冲击,主动“拓展出口转内销,如:成本价内销等扩大部分国内市场”。